Leo

架构师手册

View My GitHub Profile

11.1. 骄傲的架构师,郁闷的程序员

11.1.1. 故事:《方案书》确定之后

公司在谈一个项目,但还没有得到客户的认可。后来,除了老李这个项目经理之外,小张作为架构师、小王作为需求分析师也都参与了进来。他们几个在和客户沟通的基础上,通力合作,最后成功提交了《方案书》,并获得客户的认可。《方案书》是老李、小张、小王各负责一部分来写的,其中架构师小张负责总体设计部分。

小张认为:《方案书》被认可说明架构已经很明确,无须“再”架构设计了。

最后,苦了程序员,因为他们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和限制。

11.1.2. 探究:“方案”与“架构”的关系

究其原因,这是因为概念架构难以支持并行开发。要支持开发组相对独立进行工作,需要提供指导和限制作用更明确的“规约”一级的设计。

具体而言,细化架构和概念架构之间存在如下典型差异:

当然,概念架构和细化架构都满足软件架构的定义–无论是“架构 = 组件 + 交互”,还是“架构 = 重要决策”。

方案的设定,为什么需要项目负责人、需求人员、架构师等功能参与呢?因为方案涉及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架构,还涉及项目管理和需求工作。“方案”和“架构”的联系与区别如下:

方案制定需要项目负责人、需求人员、架构师等角色共同参与

所以,架构师应记住:

方案 = “项目 + 需求 + 架构”的总览

方案 ≠ 架构的全部